根据中国饭店协会与盈蝶咨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合发布的《2022中国酒店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底,全国酒店业设施超25.2万家,客房总数1346.9万间,其中连锁酒店客房总规模将近472万间,酒店连锁化率为35%,酒店品牌化和连锁化的空间仍然较大。未来国内连锁酒店行业该如何继续发展以及会面临怎样的趋势变革,盈蝶咨询在此与各位酒店同仁一起复盘过去,探讨未来!
07
国内酒店管理公司的国际化探索
从万豪、希尔顿等外资酒店品牌涌入中国市场,占据了大部分高端酒店市场份额,到后来本土连锁酒店集团崛起,再到如今部分国内酒店集团逐渐走出国门甚至收购外资酒店企业,这是中国二十年来酒店市场的巨大变化,也是中国酒店企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发展历程。目前中国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加大,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海外旅游的快速增长,品牌走出去可以更好的为海内外客源提供服务,提升国内酒店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亦能加快我们成为旅游强国的进程。
酒店行业的国际化探索通常会经历四个阶段,形象一点表述的话,即从“小学阶段的代理模式”到“初中阶段的投资模式”,再到“高中阶段的赋能模式”,最后是“大学阶段的品牌&管理输出模式”。当前形势下,国内的酒店集团如果仅靠自有品牌、自有团队以及自有基因,可能很难直接去国外拓展市场,但通过资本化的手段去收购和控制一个国际品牌,然后把客户和资源引用到该品牌,则可推动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持续扩张。以国内的酒店集团为例,锦江集团2015年成功收购法国卢浮酒店集团(欧洲第二大酒店集团),华住集团亦于2020年初宣布成功收购德意志酒店集团(德国第一大酒店集团)100%股权。与国际酒店品牌的并购与合作,是现阶段中国酒店品牌开拓海外市场、走出国门的有效方式,从资本角度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也可以有效积累国际化经验,为中国酒店业培养一批管理人才。
如今,酒店行业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也的确需要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酒店集团企业,不过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当前国内酒店集团和国际酒店集团相比,无论是经营规模、知名度、经营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机制、品牌效应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随着国内酒店管理公司的成长,国内的酒店品牌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物联等应用上已有突围之势,期盼可以抓住弯道超车国外大型酒店集团的机会,一步一步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08
地产集团酒管公司的轻资产品牌化之路
过去,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投资酒店可以作为低价或优惠拿地、勾地的工具。通过引入外资品牌酒店可以与地产综合体产生协同效应,提升整体楼盘的品质,起到保值增值的效果并且更易获得银行的贷款。投资酒店还可以增加房地产企业投资物业的多元化类型,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平衡房地产市场波动,从而降低风险。除此之外,合理避税、融资变现等方面,对房地产企业来说都有利可图。加上房地产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设计团队、施工团队,可以实现集约化采购,在酒店的建造成本上会压缩到最低。综合这些条件,这也是为什么过去房地产企业热衷于投资酒店。
然而,伴随着2020年下半年融资“三条红线”的设置,倒逼房企去杠杆,房企通过诸多途径加快降低负债的步伐,对于沉淀了规模较大酒店资产包的房企而言,酒店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房地产的流动资金。因此,房企需要将这部分资产出售,以实现资金回笼,快速回血。另外地产公司由于城市化进程、行业周期、政策调控的众多影响,近几年增长乏力,对酒店经营更加务实,对旗下酒店的营收能力愈发重视。随着国内高端酒店市场客源结构的改变,以及业主对于国内酒店品牌的重新认知,在外资酒店经营不尽人意的情况下,业主会考虑提前终止管理合同,以减少管理费开支。对于国际品牌的撤牌,业主纷纷更换国内品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成本与收益的权衡。汇聚多种因素之下,地产集团旗下的酒管公司纷纷走上了轻资产、品牌化之路。
近几年,国内地产酒店普遍经历了从加盟国际品牌到自我孵化品牌的发展过程。在品牌成熟后再尝试轻重资产分离,切换为轻资产模式主导模式,实现财务上的轻资产化,后期通过“特许经营+委托管理+品牌输出”的方式获得服务收入,酒店管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可以进一步增强。2021年3月,华住与融创正式宣布共同合资打造永乐华住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未来永乐华住将聚焦在商旅和文旅两个主要领域,负责高端及奢华酒店运营管理工作,并集合华住、融创文旅双方的优势,提供文旅板块全场景能力输出,为文旅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在酒店行业的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轻资产化不仅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必然,是消费升级大背景下连锁酒店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09
国资酒旅集团的转型与变革
一般而言,地方国资酒旅集团在当地都拥有较为优质的物业资源,往往具有抗风险能力强、稳定性高的优势。作为推进中国旅游业不断发展向前的重要力量,这些酒店集团及所属品牌都曾在各自的领域独步一方。然而,国企酒店资产属于国家资产,若激励政策不足,酒店集团管理层难有长期动力推动企业发展。酒店本质上是高度市场化的行业,短期内地方国企酒店依靠原有的资源发展几个项目、树立几个样板店没有问题,可以在一定区域内享有盛名,但规模和影响力却往往难以跨出省域,更难以驱动集团长期规模化的发展。
最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推动下,地方国资酒旅集团纷纷开展改革行动,将酒店业务作为资产管理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2020年以来,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的政策推动的大背景下,地方国资酒旅酒店集团在对外拓展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主要通过投资合作、租赁经营的方式,在对外拓展的方式上,重视酒店连锁化、品牌化发展。以南京金陵饭店集团为例,作为老牌国资高星酒店管理集团,品牌矩阵较为完备,主要通过布局旗舰店、与当地企业合作酒管公司以及成立文旅基金等方式加速酒店扩张,目前加盟业务已经从长三角走向全国。
随着国内外酒店集团都在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地方国资酒旅酒店集团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持续输出高端酒店品牌,在新政策的推动下实现更大的发展,仍需要持续不断的摸索和尝试。同时,国资酒旅集团的治理机制、用人机制等方面也同样需要进行深化改革,需要不断进行人员优化和集团层面的授权放权,逐步实现市场化招聘和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更市场化方式为国企注入新鲜血液,实现企业综合效益有效提升!
总结
在未来一段时间,酒店市场仍旧处于存量洗牌的整合阶段,创新的产品和优秀的酒管公司会脱颖而出,朝着更加健康理性的方向去发展。用长周期视角看,国内各类酒管公司仍需通过持续增加数字化和数据能力的投入,以提升酒店的运营管理效率为首要目标,务实地推进数智、创新经营策略,从而为酒店营收从量到质的跨越发挥更大的助推力量,实现收益与品牌价值的双向发展。
目前中国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加大,不断促进酒店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酒店业必须要重视品牌化发展,完善自身的品牌文化和品牌谱系,提升管理运营能力,树立独有的竞争优势,如此才能在国际品牌逐渐式微的当下,更进一步掌握市场的话语权。期待未来可以出现更多在各自领域出类拔萃的“专精特新酒店品牌”,为行业长期发展提供新的参考答案!
微信@盈蝶咨询 COPYRIGHT@2016 | www.innti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盈蝶咨询 盈蝶住店网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 沪ICP备1200309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104号 联系地址:上海静安区武定路1135弄1号楼903室 联系电话:021-62499070 邮箱:web@inntie.com